湿过程对北半球夏季大气环流的作用

被引:6
作者
李麦村
罗哲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甘肃省气象局
关键词
副热带高压; 流型; 对流调整; 初始场; 纬向风速; 流谱; 行星环流; 大气现象; 大气环流; 湿对流; 北半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在Lorenz低谱湿模式中,引进温度和全露点温度垂直递减率随空间、时间的变化,积云对流调整和地形,设计与实施了十个时间积分大于90天的数值试验.结果指出:小尺度湿对流与大尺度环境场的相互作用,使对流上层增暖,下层变干,平均纬向风速极大值减小,非绝热加热场水平梯度加大,流型经向度及副热带高压强度增加. 从不同的初始场、不同的湿对流调整范围、不同的副热带高压强度演变方向所进行的试验均表明:湿过程与大尺度环境场的相互作用,使模拟的副热带高压加强.这意昧着湿过程在夏季副热带高压的形成、发展和维持方面,可能有着实质性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41 / 35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6月和10月大气环流突变的非线性机制[J]. 李麦村,罗哲贤.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