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副溶血性弧菌耐热直接相关溶血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8
作者
:
苏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第一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第一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
苏建新
聂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第一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第一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
聂军
吴振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第一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第一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
吴振龙
机构
:
[1]
第一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第一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第一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
来源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
2002年
/ 06期
关键词
:
弧菌,副溶血性;
耐热直接相关溶血素;
大肠杆菌;
克隆,分子;
序列分析;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378.3 [弧菌];
学科分类号
:
100103 ;
100705 ;
摘要
:
目的探讨克隆副溶血弧菌(Vp)耐热直接相关溶血素基因的方法。方法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双酶切载体pGEX-3X和目的基因DNA,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DH5琢。对重组质粒进行PCR鉴定、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凝胶电泳显示,标准株Vp14-91基因组DNA的PCR产物长约600 bp。阳性克隆的PCR产物也为一长约600 bp的条带,经双酶切可切出一约600 bp的条带。DNA测序结果表明与GenBank中的序列有99.1%的同源性。结论利用该方法成功克隆了目的基因,为制备用于现场检测的基因探针和Vp的保护性疫苗以及Vp的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515 / 51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美)J.萨姆布鲁克(J.Sambrook)等著;金冬雁等译;.科学出版社.1992,
←
1
→
共 1 条
[1]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美)J.萨姆布鲁克(J.Sambrook)等著;金冬雁等译;.科学出版社.199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