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价值形态

被引:1
作者
杨春时
机构
[1]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关键词
价值形式; 哲学; 认识论; 价值形态; 社会科学; 辩证唯物主义; 价值论; 个体价值; 人的本质力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对象化; 人的需要; 历史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关系; 价值观念体系; 物质劳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价值论是近代哲学提出而在现代哲学中得到确立的。传统的西方哲学是认识论一本体论哲学(认识论、逻辑学与本体论的统一),价值问题被狭义地作为伦理学问题提出,而伦理学又是由认识论一本体论引伸出来的。这就是由柏拉图开创,延续到黑格尔的伦理—认识平行论。它们认为宇宙的本质是理念,对理念的认识产生知识,道德也是知识。传统的中国哲学正相反,是价值论—本体论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某种道德实体,天道即人道,明道的途径是修身。康德首先把伦理学提高到与认识论平列的哲学地位,即批判哲学的《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的对峙。他把现象看作认识论的对象,把本体看作伦理学的对象,突出了主体性,从而为价值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黑格尔以其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使认识论吞没了价值论。黑格尔以后,便是认识论一本体论思辩哲学的解体和价值论的掘起。赫尔巴特首先提出了价值理论,继之叔本华、尼采、柏格森以及存在主义诸家则建立了与传统哲学对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0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