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尔河湾海域泥沙冲淤特征——兼论黄河改道后三角洲的冲淤演化附视频

被引:9
作者
黄世光
机构
[1] 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东营
关键词
淤积; 冲蚀; 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将1855年、1934年、1959年、1984年的海图的深度基准面换算成为当地黄海平均海水面,把它们的深度变化转换成泥沙的冲淤变化。研究了套尔河湾海域及黄河改道后三角洲的冲淤演化规律,行水时是快速淤进;改道后,初期是强烈的侵蚀和冲刷,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速率均逐渐减慢,达到岸滩平衡剖面塑造后,发育为轻微淤进或此冲彼淤的稳定海岸。提出:冲淤速率≤0.056km/a,贝壳堤迅速发育是海岸稳定的标志;冲淤速率≤±0.084km/a,贝壳滩开始发育是海岸向稳定演化的标志。本海域5—10m海区的坡度小于1/2000,是平衡剖面海域的标志;坡度小于1/1500,是向平衡剖面发育的标志。这对认识近代黄河三角洲的冲淤演变以及对套尔河湾海岸的开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97 / 2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黄河变迁史[M]. 人民出版社 , 岑仲勉著,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