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毒素的跨膜信号转导及其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作用

被引:14
作者
蒋建新
朱佩芳
王正国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2] 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重庆
[3] 重庆
关键词
内毒素类; 抗原,CD14; 脓毒症综合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63 [病理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4 ;
摘要
失控性炎症反应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病理现象 ,是创伤后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细菌脂多糖 (LPS)是最常见的诱导失控性炎症反应的主要因素之一。单核 /巨噬细胞表面LPS相关受体是机体识别并启动炎症反应的始动因素 ,是诱导炎症反应失控的关键环节之一。单核 /巨噬细胞膜表面存在多种LPS相关受体 ,其中清道夫受体 (SR)、CD14、Toll样受体 4(TLR4)为高亲和力或敏感性LPS受体。SR与单核 /巨噬细胞清除、灭活LPS有关 ;CD14和TLR4是介导LPS激活细胞的重要受体。TLR2、β2 整合素、L selectin等为低亲和力LPS受体 ,作为“二级受体”在促进LPS诱导的促炎症和抗炎症反应中可能发挥重要的“催化作用”。TLR4可能是LPS激活血管内皮细胞的受体途径。单核 /巨噬细胞表面防御性受体 (如SR)下调、兴奋性受体 (如CD14、TLR4、TLR2等 )上调 ,可能是感染过程中单核 /巨噬细胞由早期的防御性 (清除、灭活LPS)转化为后期的效应性 (释放大量的炎症和抗炎症介质 )的重要机制。深化研究LPS跨膜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可望为有效控制失控性炎症反应提供新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内毒素血症时小鼠肺泡巨噬细胞CD14和清道夫受体的表达 [J].
陈永华 ;
蒋建新 ;
谢国旗 ;
刘大维 ;
周继红 ;
朱佩芳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0, (07) :615-618
[2]   失血性休克后内源性内毒素在组织及循环中的分布及其对器官功能的影响 [J].
蒋建新 ;
陈惠 ;
孙刁有芳 ;
田昆仑 ;
刘萍 ;
朱佩芳 .
解放军医学杂志, 1998, (02) :54-55
[3]   失血性休克对内毒素诱导肿瘤坏死因子α产生的影响 [J].
蒋建新,田昆仑,陈惠孙,朱佩芳,王正国 .
解放军医学杂志, 1996, (06) :412-413
[4]  
The epidemiology of th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J] . C. Brun-Buisson.Intensive Care Medicine .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