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延迟性肌肉结构损伤过程中肌浆网、肌膜Ca,Mg-ATP酶及肌膜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屈竹青
卢鼎厚
王义润
机构
[1]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教研室!北京,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教研室!北京,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教研室!北京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针刺; 延持性肌肉结构损伤; Na,K—ATP酶; Ca; Mg—ATP酶;
D O I
10.19582/j.cnki.11-3785/g8.1994.01.007
中图分类号
G804 [体育基础科学];
学科分类号
040302 ;
摘要
针刺力竭肌或延迟性结构损伤肌可促使细胞内增高的Ca2+迅速下降。为探讨针刺的降Ca途径,观察了针刺对肌浆网Ca,Mg—ATP酶、肌膜Ca,Mg—ATP酶和Na,K—ATP酶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时间重复收缩至力竭后、蛙腓肠肌三酶活性分别下降60%、30%、55%。休息24h酶活性仅略有恢复。如力竭后即刻给予肌肉针刺,酶活性恢复加快,然而针后即刻,不论力竭肌还是延迟性结构损伤肌,肌膜、肌浆网Ca,Mg—ATP酶总酶活性均无改变(Ca—ATP酶活性下降,Mg—ATP酶活性上升),但Na,K—ATP酶活性显著上升。结果表明:针刺运动性损伤肌的降Ca作用与肌浆网、肌膜Ca泵主动转运功能无关,但针刺能促进Mg-ATP酶(基酶)活性迅速恢复及肌膜Na—K泵的主动转运。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针刺对正常骨骼肌及损伤肌细胞内离子分布的影响 [J].
屈竹青 ;
卢鼎厚 ;
王义润 ;
张德添 ;
汪宝珍 ;
杨怡 ;
张学敏 .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 1993, (04) :45-51
[2]  
细胞膜与离子传递.[M].[英]霍尔(Hall;J·L·);贝克(D·A·Baker) 著;焦新之 译.科学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