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出口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6
作者
李新 [1 ,2 ]
陈勇兵 [3 ]
王书飞 [3 ]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2] 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进口; 出口; 全要素生产率;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3.12.017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利用2000—200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分析了制造业企业贸易状态转变过程(非出口—出口、非进口—进口、无贸易—只进口、无贸易—只出口、只进口—进出口、只出口—进出口)中的自我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方面,笔者在传统OP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了四种贸易状态变量。研究发现,进口方面,企业在非进口—进口过程中存在自我选择效应,不存在学习效应;在只进口—进出口过程中两种效应均不存在。出口方面,企业由非出口—出口、无贸易—只出口以及只出口—进出口过程中的自我选择效应依赖于企业的出口密集度,即此效应只存在于那些出口密集度低的企业中,而学习效应只在只出口—进出口过程中得到体现。结论为人们进一步深入理解贸易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中国经验。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11+131 +13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使用现状和潜在问题 [J].
聂辉华 ;
江艇 ;
杨汝岱 .
世界经济, 2012, 35 (05) :142-158
[2]   中间品进口会促进企业生产率增长吗——基于中国企业微观数据的分析 [J].
陈勇兵 ;
仉荣 ;
曹亮 .
财贸经济, 2012, (03) :76-86
[3]   出口企业转型与企业的经营表现 [J].
邵敏 ;
包群 .
统计研究, 2011, 28 (10) :76-83
[4]   出口与中国工业企业的生产率——自我选择效应还是出口学习效应? [J].
钱学锋 ;
王菊蓉 ;
黄云湖 ;
王胜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2) :37-51
[5]   中国出口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检验 [J].
李春顶 .
世界经济, 2010, 33 (07) :64-81
[6]  
Trade Liberalization, Intermediate Inputs, and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Indonesia[J] . Mary Amiti,Jozef Koning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7 (5)
[7]  
Evaluation methods for non-experimental data .2 R. Blundell,M. C. Dias. Fiscal Studies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