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甘薯属甘薯组中 A 群和 B 群之间可交配性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陆漱韵
国分祯二
佐藤宗治
机构
[1] 北京农业大学,日本鹿儿岛大学,日本鹿儿岛大学
关键词
种间杂交; 可交配性; 受精卵; 胚乳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对甘薯组 A 群的种 I.tiliacea 和 I.gracilis 与 B 群的种 I.trifida 和 I.littoralis 杂交观察授粉后的胚胎发生的情况,发现授粉后7小时,花粉粒均能在柱头上发芽,花粉管也能通过花柱到达胚珠。在授粉后两天的子房内,可看到已受精、正受精、未受精等受精过程的各个阶段。此时以 B 群 K233-1为母本的卵细胞受精率可达80%以上,而极核的受精率普遍较低。授粉后4天,极核的受精率则普遍提高。但没有发现一个受精卵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而是细胞大量退化。受精卵和胚乳核发育上的不协调,导致授粉后子房的早期变黄和脱落,这是两群种间杂交不亲和在胚胎发生上的表现。对授粉后两天的子房或胚珠进行离体培养可望获得群间杂种。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2+97 +9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甘薯近缘野生植物的研究和利用 [J].
张必泰 ;
张黎玉 .
江苏农业科学, 1983, (08) :24-26
[2]  
The species of Ipomoea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weet potato[J] . Franklin W. Martin,Alfred Jones.Economic Botany . 197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