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被引:3
作者
王淑梅 [1 ,2 ]
纪流河 [2 ]
机构
[1] 武汉理工大学
[2] 沈阳大学国际商学院
关键词
产权结构; 激励; 农地产权; 使用权;
D O I
10.16331/j.cnki.issn1002-736x.2012.01.027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目前,解决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与现实经济形势的矛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以不同结构的产权本身并无优劣高下之分、其优化或变迁的原则与路径却存在着最优为逻辑起点,在改革三十年间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调整的政策及其给农民带来的收益变化这两类基本事实基础上,我们检验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得出如下结论: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需要优化而非变迁,对其进行优化的重点应该是农地的使用权,优化使用权的主要方式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4+98 +9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对转型期中国农地制度多样化创新的解释 [J].
陈志刚 ;
曲福田 .
中国农村观察, 2003, (02) :2-9+13
[2]   农地制度变迁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J].
胡瑞卿 .
农业经济问题, 2002, (03) :24-27
[3]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 [J].
张光宏 ;
杨明杏 .
管理世界, 2001, (04) :207-208
[4]   论土地国有永佃制 [J].
安希伋 .
中国农村经济, 1988, (11) :22-25
[5]   农村经济发展特征与下一步改革 [J].
蔡昉 .
经济研究, 1987, (08) :63-67
[6]  
农地产权制度创新与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保护[M]. 湖北人民出版社 , 陈明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