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福祉与获得感:短视频平台上的创意劳动者研究

被引:40
作者
何威 [1 ]
曹书乐 [2 ]
丁妮 [1 ]
冯应谦 [3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2]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3]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短视频; 抖音; 创意劳动; 数字劳动; 获得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在短视频平台上从事创意劳动成为当今中国越发常见的新现象。然而关于短视频创意劳动者的人群构成和劳动状况、关于这种新型劳动对劳动者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对社会的宏观影响,目前还鲜见相关的大规模实证研究。研究者针对国内最大短视频平台之一抖音APP上121234名拥有万名粉丝以上的创作者开展问卷调查,最终取得2375份有效样本,了解其在人口统计信息、工作方式、收入状况和满意度、工作满意度、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变化等方面的情况。研究发现:首先,短视频创意劳动可以为劳动者带来切实的收入,却不够令人满足。其次,劳动者之所以选择从事短视频创作、传播与运营,不仅是为了赚钱;劳动者的工作喜好度、工作满意度、对工作平台的满意度、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评价都相当高,其心理状态也显著地变得更好。因此短视频创意劳动增进了劳动者的福祉与获得感。第三,宏观来看,短视频创意劳动为个人与行业赋能,使劳动者更加亲社会,转变为创意企业家,推动创意行业集群发展,建构创意领域,培育创新的社会生态。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57+126 +126-127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从“用户”到“数字劳工”:社交媒体用户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 [J].
李彩霞 ;
李霞飞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 41 (02) :51-55
[2]   短视频:视频生产力的“转基因”与再培育 [J].
彭兰 .
新闻界, 2019, (01) :34-43
[4]   知识劳工、身份认同与传播实践:理解中国IT程序员 [J].
孙萍 .
全球传媒学刊, 2018, 5 (04) :97-115
[5]   短视频:移动视觉场景下的新媒介形态——技术、社交、内容与反思 [J].
朱杰 ;
崔永鹏 .
新闻界, 2018, (07) :69-75
[6]   “弹性”的创意:电子游戏的美术劳动 [J].
黄佩 ;
杨丰源 .
国际新闻界, 2018, 40 (05) :82-97
[7]   零工经济中数字劳工的困境与对策 [J].
姚建华 .
当代传播, 2018, (03) :66-68
[8]   移动短视频的创新、扩散与挑战 [J].
邓建国 ;
张琦 .
新闻与写作 , 2018, (05) :10-15
[9]   短视频平台的互联网治理:问题及对策 [J].
吕鹏 ;
王明漩 .
新闻记者, 2018, (03) :74-78
[10]   新时代国家治理的良政基准与善治标尺——人民获得感的意蕴和量度 [J].
王浦劬 ;
季程远 .
中国行政管理, 2018, (01)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