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栽培与利用研究概况

被引:21
作者
张鹏
刘继生
金春德
张勇哲
机构
[1] 延边大学农学院森林科学系
[2] 延吉市园林处 吉林龙井
[3] 吉林龙井
[4] 吉林延吉
关键词
刺槐; 生物学特性; 人工栽培技术; 利用;
D O I
10.13478/j.cnki.jasyu.2002.03.018
中图分类号
S792.27 [洋槐];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概述了国内对刺槐栽培与利用研究的现状 ,介绍了刺槐的生物学特性、人工栽培技术及开发应用现状
引用
收藏
页码:223 / 2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刺槐薪炭林密度与采柴周期试验[J]. 房用,崔慎男,许传干,焦其宏,高化玉,鲍艳敏.安徽林业科技. 1999(01)
[2]  
刺槐薪炭林密度与采柴周期试验[J]. 房用,崔慎男,许传干,焦其宏,高化玉,鲍艳敏.安徽林业科技. 1999 (01)
[3]   刺槐无性繁殖配套技术 [J].
朱延林 ;
杨洪义 ;
李向东 ;
杨伟敏 ;
曹卫领 .
河南林业科技, 1998, (03) :31-33
[4]   白榆与刺槐混交造林效果调查分析 [J].
郭良 ;
陈昌民 ;
马小琦 ;
丁红 .
林业科技开发, 1997, (04) :36-37
[5]   侧柏刺槐混交的生长增益及其机理 [J].
周长瑞,杜华兵,王月海 .
林业科技通讯, 1996, (04) :9-12
[6]   刺槐饲料林叶量及其营养成分动态 [J].
宋西德,罗伟祥,马养民,侯琳,杨有举 .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5, (04) :6-10
[7]   刺槐硬枝扦插育苗试验 [J].
赵云,李凤呜,王金发,栾武臣,王元兴 .
吉林林业科技, 1995, (02) :41-42
[8]   刺槐无性繁殖配套技术 [J].
曹子安 ;
林新福 .
河北林业科技, 1993, (04) :7-9
[9]   刺槐薪炭林实验研究报告 [J].
景洪斌 ;
张景寅 .
吉林林业科技, 1991, (06)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