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葡萄糖串联发酵产生维生素C前体—2-酮基-L-古龙酸——Ⅱ.菌株SCB3058产生2-酮基-L-古龙酸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萨维琪
何建明
王毅武
叶晴
徐炜
尹光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上海
关键词
Corynebacterium sp. SCB 3058; D-glucose tandem fermentation; 2-keto-L-gulonic acid (2-KLG); 5-diketo-D-gluconate; (2; 5-DKG);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92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081703 ; 082203 ;
摘要
<正>维生素C(Vitamin C,简称Vc),又称L-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生理作用广泛,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上均有重要地位。目前国内厂家多以我国发明的“二步发酵法”进行生产,即以D-山梨醇为原料生产2-酮基-L-古龙酸(以下简称2-KLG),然后制备维生素C。而近年来引起国内外普遍关注的是从D-葡萄糖串联发酵生产2-KLG的新工艺,以及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直接由D-葡萄糖转化生成2-KLG的基因工程菌的研究(图1)。1987年以来我国学者尹光琳等人采用了欧文氏菌(Erwinia sp.)和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sp.)进行串联发酵产生维生素C前体——2-酮基-L-古龙酸,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D-葡萄糖串联发酵产生维生素C前体—2-酮基-L-古龙酸——I.产酸新菌株SCBl25产生中间体2,5-二酮基-D-葡萄糖酸(盐)发酵条件的研究 [J].
何建明 ;
萨维琪 ;
王毅武 ;
林海 ;
曲纯 ;
林红雨 ;
尹光琳 .
工业微生物, 1994, (02)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