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分配比例合理程度判断与优化目标

被引:2
作者
李济广
机构
[1]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关键词
劳动报酬; 分配比例; 评价指标; 调节目标;
D O I
10.16546/j.cnki.cn43-1510/f.2009.04.018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劳动是价值和财富的唯一创造者,把资产者利益最大化转变为劳动者利益最大化,使资产者的利益限制在引致投资所需要的水平,实行劳动雇佣资本式分配方式是最优分配比例。如不能实现,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应是使资本主导的分配关系得到相当节制,实行剩余分享式的分配方式,为此需要借助于一些指标进行比较准确的国际比较和不同类型企业比较,对劳资分配比例的合理程度进行判断并确定政府决策调节目标。判断可以从公平和效率两个角度进行。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劳资分配比例的中外比较 [J].
李济广 .
统计研究, 2008, (10) :110-112
[2]   民营企业收入分配现状调查 [J].
王国益 .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06, (10) :25-26
[3]   民(私)营企业的收入分配格局实证研究 [J].
李济广 ;
刘倬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2) :58-61
[4]   科学认识分配关系与所有制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 [J].
杨承训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5, (11) :21-25
[5]  
资本论[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著,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