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可得性作用于实体经济投资效率提升的实证研究

被引:30
作者
刘亦文 [1 ,2 ]
陈亮 [2 ]
李毅 [1 ,2 ]
胡宗义 [2 ]
机构
[1] 湖南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
[2]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关键词
金融可得性; 实体经济投资效率; 经济高质量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从金融可得性的内涵和要素出发,从金融服务的供给性、需求性、使用效应性和可负担性四个维度构建包含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行业在内的金融可得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2007-2017年中国31个省份金融可得性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从全国来看,中国金融可得性整体得分为0.1249,水平偏低,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分区域来看,东部(0.2484)、东北部(0.1253)、中部(0.1216)和西部(0.1189)的金融可得性依次递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特征类似。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可得性对实体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对其影响路径进行检验。研究发现:金融可得性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实体经济投资效率的提高;从区域层面来看,金融可得性对实体经济投资效率的提升存在差异,其影响大小呈现出中部、东部、东北部和西部依次递减的格局;从影响路径来看,金融可得性通过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从而促进实体经济投资效率的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金融杠杆影响中国工业产能过剩的实证分析 [J].
张亚斌 ;
熊雅澜 ;
李轩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3 (04) :45-50
[2]   “赐福”还是“诅咒”:金融与实体经济的非线性发展 [J].
夏璋煦 ;
刘渝琳 .
财经科学, 2019, (06) :28-41
[3]   科技创新、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动态空间模型分析 [J].
汪发元 ;
郑军 .
经济经纬, 2019, 36 (04) :157-164
[4]   基于分工理念的开发性普惠金融:功能定位与比较优势 [J].
彭建刚 ;
胡月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8, 39 (06) :8-14
[5]   金融科技有助于提高实体经济的投资效率吗? [J].
刘园 ;
郑忱阳 ;
江萍 ;
刘超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8, 20 (06) :22-33
[7]   金融可得性及其空间变化——基于31个省际面板数据 [J].
王伟 ;
孙芳城 .
当代经济管理, 2018, 40 (09) :90-97
[8]   新时代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研究 [J].
李孟刚 ;
徐英倩 .
理论探讨, 2018, (01) :106-112
[9]   新常态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J].
蔡则祥 ;
武学强 .
经济问题, 2017, (10) :14-25
[10]   最大的困难还是成本偏高——对百家实体企业经营情况的调查 [J].
赵展慧 ;
白天亮 ;
王政 ;
陆娅楠 ;
刘志强 ;
丁怡婷 .
中国经济周刊, 2017, (29) :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