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古潜山类型与油气藏形成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6
作者
杨芝文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江苏北部; 古潜山油气藏; 油气藏类型; 油气藏形成; 控制因素; 勘探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苏北地区古潜山油气藏勘探无重大发现的原因,主要是构造变动大、断裂发育、今构造不一定是古构造、圈闭落实程度低,储盖层条件具不确定性、对油气藏配套史认识不足等。尤其是古生界与新生界烃源岩之间夹了一套巨厚的中生界,从而形成了与任丘古潜山油气藏不同的特殊的苏北古潜山构造格局,为了避开这套地层,苏北地区古潜山的勘探方向,应以寻找新生界盆地箕状凹陷陡断裂带一侧的断块山为主:在断阶带的高台阶部位,古生界与新生界以断层方式直接接触,既有油源条件又有良好封盖效果,可形成较好的古潜山油气藏模式,主要有利地区有真武—许庄地区、荻垛地区、陈堡地区、杨村断裂带、龙岗次凹等。另外,至今仍为构造高的晚白垩世浦口期沉积地貌隆起或晚白垩世赤山期末构造隆起的古构造风化带,也会有较好的构造形成与油气运移的配套关系,并应处于晚燕山期“二次生烃”有利运移指向区,如盐城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2+4 +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苏北新生代盆地断陷和坳陷的形成机理 [J].
练铭祥 ;
薛冰 ;
杨盛良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1, (03) :256-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