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GDP估算中跨国换算方法初探

被引:1
作者
刘逖
机构
[1] 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
关键词
GDP; 换算率; 英国; 物价指数; 白银;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价格指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 货币购买力; 美元; 本位币; 换算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2.33 [国民经济计算体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8 ; 0714 ; 020201 ;
摘要
<正>近几年来,随着批判"欧洲中心论"浪潮向国内蔓延,对中国历史上的GDP总量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学界的重视。①从已有研究成果看,以中国历史上的货币(银两)计量的产出大体是可靠的。例如,我们估计1600年中国人均GDP约为4.5两,管汉晖等估计为4.4两;我们估计1840年全国人均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1600—184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估算 [J].
刘逖 .
经济研究, 2009, 44 (10) :144-155
[3]   19世纪初期华娄地区的教育产业 [J].
李伯重 .
清史研究, 2006, (02) :60-74
[4]   中国近代物价总水平变动趋势研究 [J].
王玉茹 .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6, (02) :52-65
[5]  
前近代中国总量经济研究.[M].刘逖;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6]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M].(英)麦迪森(Maddison; A.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7]  
中国货币史.[M].彭信威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