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框架突破问题的思考

被引:10
作者
任秀玲 [1 ]
闫志安 [2 ]
机构
[1]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2] 《中华中医药杂志》社
关键词
中医理论框架; 排除反常; 辨病(西医学疾病)论治; 辨体质论治; 辨遗传病史论治;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实证与思辨相结合;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2 [中医基础理论];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中医学是通过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及治疗用药过程中,反馈于机体外在的征象(症状、体征),把握生命和疾病所处的状态,来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和延长寿命的医学科学。然而,随着无症状性疾病和早、中期无明显症状疾病被揭示,"无形(症状)却隐藏着重大疾病"的科学事实,造成了中医理论"无形无患"和"司外揣内"背景知识内不可能解决的科学问题,揭示出与中医现有理论不相容的反常事实。中医科学共同体,应解放思想,排除理论的"反常"问题,将"辨病(西医学疾病)论治"纳入到中医学的理论框架之中,引进西医学对疾病的微观认识成果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诊断疾病的方法,弥补中医理论微观认识缺失,消除中医理论"无形无患"命题以及"司外揣内"方法的不足,推动中医理论的现代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以形正名”形成中医理论概念 [J].
任秀玲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 26 (04) :644-646
[2]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提高临床疗效 [J].
朱良春 .
中医药通报, 2011, 10 (01) :1-3
[3]   论中医学的研究对象 [J].
任秀玲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5, (04) :252-253
[4]   司外揣内构筑“现象—状态医学”的方法 [J].
任秀玲 ;
赵清树 ;
程振芳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5, (03) :223-224
[5]   中医学“现象—状态医学”学科 [J].
任秀玲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5, (01) :11-13+7
[6]   反常——科学理论的发展动力 [J].
阙祥才 .
理论月刊, 2004, (04) :41-43
[7]   病证相结合 专方治专病——姜春华临证治病的独特经验 [J].
王佩芳 ;
姜光华 ;
不详 .
上海中医药杂志 , 1993, (03) :4-7
[8]  
猜想与反驳[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英)卡尔·波普尔(KarlR.Popper)著, 2005
[9]  
进步及其问题[M]. 华夏出版社 , (美)劳丹(Laudan,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