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风险社会”中公共治理的困境与重塑

被引:13
作者
张晨
何华玲
机构
[1]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风险社会; “有组织的不负责任”; 利益相关者; 网络状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和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源自于现代性本身和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双重风险社会"的挑战,传统公共治理机制陷入治理失灵的困境。为了回应这一重大态势,必须建立起一种包括政府、社会、企业乃至公民个人等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网络状治理机制,才能更好地规避风险、增进公共福祉,从真正意义上推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风险社会中政府管理的转型 [J].
刘婧 .
新视野, 2004, (03) :42-44
[2]   网络状公共治理:合作与共治 [J].
朱德米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2) :5-13
[3]   面向风险社会的公共政策架构 [J].
段伟文 .
求是学刊, 2003, (05) :36-39
[4]  
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M].杨雪冬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  
协商民主.[M].陈家刚选编;.上海三联书店.2004,
[6]  
自反性现代化.[M].(德)乌尔里希·贝克(UrichBack)等著;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
[7]  
使民主运转起来.[M].(英)罗伯特·D.帕特南(RobertD.Putnam)著;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8]  
自由与资本主义.[M].(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德)约翰内斯·威尔姆斯(JohannesWillms)著;路国林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9]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美)亨廷顿(Huntington;S.P.)著;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