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环境质量与修复研究 Ⅱ.典型污染区农田生态系统中二噁英/呋喃(PCDD/Fs)的生物积累及其健康风险

被引:8
作者
骆永明 [1 ]
滕应 [1 ]
李志博 [1 ]
吴宇澄 [1 ]
卜元卿 [1 ]
房丽萍 [2 ]
郑明辉 [2 ]
李振高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
[2]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二噁英/呋喃(PCDD/Fs); 生物积累; 日允许摄入量; 健康风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典型污染区农田生态系统和部分农产品中多氯代二苯并二英(PCDDs)/呋喃(PCDFs)的污染特征、生物富集及潜在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局部农田土壤中PCDD/Fs含量及毒性当量平均达556 pg g-1dw和TEQ 20.2 pg g-1dw,已在不同农产品中明显积累,其中稻米中PCDD/Fs含量及毒性当量为50.7 pg g-1dw和TEQ 6.4 pg g-1dw,蔬菜茎叶中为35.2 pg g-1dw和TEQ 6.7 pg g-1dw;当地家禽鸡肉中PCDD/Fs含量及毒性当量为30.9 pg g-1ww和TEQ 5.7 pg g-1ww。日允许摄入量(TDI)计算结果表明,经稻米—蔬菜、稻米—蔬菜—鱼腥草、稻米—蔬菜—鱼腥草—鸡肉三种暴露途径至人体的PCDD/Fs日摄入量分别为TEQ 67.4、72.1、83.5 pg kg-1d-1,均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TDI标准(TEQ 1~4 pg kg-1d-1)。该地区局部农田生态系统及部分农产品中存在二英类(PCDD/Fs)污染,已构成较大的人体健康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563 / 57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环境质量与修复研究I·典型污染区农田土壤中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呋喃(PCDD/Fs)组成和污染的初步研究 [J].
骆永明 ;
滕应 ;
李清波 ;
吴龙华 ;
李振高 ;
张庆华 .
土壤学报, 2005, (04) :570-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