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植被退化与土壤退化特征研究

被引:277
作者
周华坤
赵新全
周立
刘伟
李英年
唐艳鸿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 国立环境研究所 青海西宁
[3] 青海西宁
[4] 日本筑波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草地退化; 植物群落; 生物量; 土壤有效养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对青藏高原典型高寒草甸在不同退化程度下植物群落、生物量和土壤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寒草甸退化程度加大,植被盖度、草地质量指数和优良牧草地上生物量比例逐渐下降,草地间的相似性指数减小,而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中度退化阶段最高,随着退化程度加大,呈单峰式曲线变化规律。地上总生物量在轻度退化阶段最高,在极度退化阶段最低,随着退化加剧,杂草生物量显著增加,而莎草和禾草生物量显著减少。地下总生物量(0~40cm)、莎草和禾草地下生物量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重而递减,杂类草地下生物量的变化则是逐渐上升,至极度退化阶段有所降低。随着退化程度加剧,分布在各层的植物根系量越来越少,地下根系具有浅层化特点。各类群地上、地下生物量之间均为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大,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和交换性锰的含量以及土壤坚实度、湿度都减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速效氮含量在极度退化阶段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随高寒草甸退化程度加大,有机质含量在表层土壤中流失严重。在各个退化阶段,有效锌和交换性锰的含量均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而有效铜含量偏低,对牧草生长不利。随着植被的退化演替,土壤退化越来越严重,土壤越来越贫瘠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江河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场的形成过程与综合治理 [J].
周华坤 ;
周立 ;
赵新全 ;
刘伟 ;
严作良 ;
师燕 .
生态学杂志, 2003, (05) :51-55
[2]   鄂尔多斯草地退化过程中个体分布格局与土壤元素异质性 [J].
程晓莉 ;
安树青 ;
李远 ;
卓元午 ;
管永健 ;
刘世荣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4) :503-509
[3]   松嫩平原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和土壤特性的关系 [J].
曲国辉 ;
郭继勋 .
草业学报, 2003, (01) :18-22
[4]   土地覆盖变化对高山草甸土壤特性的影响 [J].
王根绪 ;
程国栋 ;
沈永平 ;
钱鞠 .
科学通报, 2002, (23) :1771-1777
[5]   重牧退化草地的植被、土壤及其耦合特征 [J].
侯扶江 ;
南志标 ;
肖金玉 ;
常生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8) :915-922
[6]   金露梅灌丛地下生物量形成规律的研究 [J].
周华坤 ;
周立 ;
赵新全 ;
沈振西 ;
李英年 ;
周兴民 ;
严作良 ;
刘伟 .
草业学报, 2002, (02) :59-65
[7]   土壤退化与草地退化关系的研究 [J].
李绍良 ;
陈有君 ;
关世英 ;
康师安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2, (01) :92-95
[8]   羊草+大针茅草原群落退化演替机理的研究 [J].
王炜 ;
梁存柱 ;
刘钟龄 ;
郝敦元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4) :468-472
[9]   “黑土型”退化草地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J].
马玉寿 ;
郎百宁 ;
王启基 .
草业科学, 1999, (02) :5-9
[10]   内蒙古草原土壤退化进程及其评价指标的研究 [J].
李绍良 ;
贾树海 ;
陈有君 ;
康师安 ;
关世英 ;
何婕平 .
土壤通报, 1997, (06)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