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后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MDA和SOD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高鹏 [1 ]
熊利泽 [1 ]
路志红 [1 ]
李万鹏 [2 ]
孟静茹 [3 ]
机构
[1]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科
[2] 渭南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3] 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药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
缺血后处理; 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63 [病理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4 ;
摘要
目的:通过在体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缺血后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体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仅行单纯缺血再灌注处理;缺血后处理15s,30s和60s(PA,PB和PC)组分别于阻闭腹主动脉15min后,再灌注15s,30s和60s,缺血15s,30s和60s,反复3次.各组均在缺血前、缺血10min和再灌注1h时对所有动物抽动脉血并取脊髓组织匀浆后分别测定MDA含量和SOD活性.结果:再灌注1h时血浆和脊髓组织中MDA含量:PA和PB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PC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OD活性:PA和PB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C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短时程缺血后处理(15s/15s和30s/30s)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抑制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过量生成,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73 / 127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J].
熊利泽 ;
杨静 ;
徐宁 ;
朱萧玲 ;
朱妙章 .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5, (07) :508-510
[2]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J].
孙凯 ;
刘志苏 ;
孙权 .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 (06) :471-474
[3]   缺血后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兔心脏的保护作用 [J].
陶凌 ;
李源 ;
高峰 ;
王跃民 ;
龚卫琴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 (06) :790-792
[4]   “缺氧后处理”对大鼠缺氧-复氧心室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J].
高峰 ;
YanWL ;
GengYJ ;
朱妙章 ;
臧益民 ;
马新亮 ;
蔡振杰 .
心功能杂志, 1999, (04) :241-242
[5]  
Free Radicals in Rabbit Spinal Cord Ischemia: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Spectroscopy and Correlation with SOD Activity[J] . Cellular and Molecular Neurobiology . 199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