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救赎——评阿多尔诺的“文化工业理论”

被引:6
作者
欧阳谦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关键词
极权主义; 文化工业; 商品拜物教; 意识形态; 艺术批判; 文化救赎;
D O I
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10.09.001
中图分类号
B089.1 [西方马克思主义];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4 ; 010101 ;
摘要
阿多尔诺的"文化工业理论"集中体现了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逻辑,即一种以文化救赎主义为核心的"批判理论"。这种理论将"文化工业"界定为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娱乐工业体系,界定为现代极权主义的统治工具和操纵模式。凭借着商品化、同质化、标准化和强制化等手段,"文化工业"在大量制造娱乐文化产品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促使消费者变得没有思想。现代社会表现出来的野蛮性和稳定性,都与"文化工业"的操纵和欺骗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社会变革的可能性就在于文化的救赎,即用艺术的批判力量去唤醒和推动社会大众的革命意识。尽管今天看来阿多尔诺的文化工业理论不仅过于偏激而且还有些过时,但是面对当今文化的现状及其社会效应,重新审视他的理论观点仍然是有必要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道德哲学的问题.[M].(德) 阿多诺; 著.人民出版社.2007,
[2]  
爵士乐简明史.[M].(法)吕西安·马尔松(LucienMalson)著;严璐;冯寿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