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籼稻碾磨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9
作者
方平平
徐锦斌
林荔辉
祁建民
吴为人
潘国亮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2] 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局
关键词
杂交籼稻; 碾磨品质; 遗传效应; 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 5×5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应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三倍体种子性状遗传分析模型,研究 3种栽培季节下籼型杂交稻碾磨品质性状的遗传.结果表明:杂交稻碾磨品质性状表现主要受遗传控制,遗传方差可解释表型方差的66.8% -98. 6%,且遗传效应均以母体加性效应为主;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对糙米率和精米率的影响较小,但整精米率的互作效应值达 33. 2%; 3个碾磨品质性状均不存在杂种优势.比较亲本对杂种碾磨品质影响的结果表明,不育系对杂交稻碾磨品质的影响显著大于恢复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优质杂交籼稻蒸煮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J].
方平平 ;
徐锦斌 ;
林荔辉 ;
李维明 ;
吴为人 ;
潘国亮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4, (05) :709-713
[2]   杂交稻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控制 [J].
方平平 ;
林荔辉 ;
李维明 ;
吴为人 ;
潘国亮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2) :137-140
[3]   籼型杂交稻碾磨、外观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J].
林炎照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2) :148-152
[4]   不同生境下水稻稻米品质因子分析 [J].
梁康迳 ;
林文雄 ;
陈志雄 ;
李亚娟 ;
不详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3, (02) :31-34
[5]   籼型杂种稻米品质性状的数量遗传分析 [J].
敖雁 ;
徐辰武 ;
莫惠栋 .
遗传学报, 2000, (08) :706-712
[6]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米质现状研究 [J].
廖伏明 ;
周坤炉 ;
阳和华 ;
徐秋生 .
杂交水稻, 1999, (06) :37-40
[7]   不同造别栽培对稻米碾磨和蒸煮品质的影响 [J].
甄海 ;
黄慧君 ;
吴东辉 ;
苏倩 ;
肖昕 .
广东农业科学, 1999, (04) :8-10
[8]   杂交早稻米质性状的直接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 [J].
陈建国 ;
宋国清 ;
瞿绍洪 ;
周勇 .
中国水稻科学, 1998, (02) :79-84
[9]   水稻植株农艺性状与稻米碾磨品质的遗传相关性分析 [J].
石春海 ;
朱军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3) :105-111
[10]   籼粳杂交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J].
徐辰武 ;
张爱红 ;
朱庆森 .
作物学报, 1996, (05) :53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