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道德·教育

被引:8
作者
高德胜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幸福; 道德; 教育;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2.04.001
中图分类号
B82-0 [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在一个热衷幸福而避谈道德的时代,有必要厘清道德与幸福的关系。幸福与道德有互通的一面,即"幸福的道德性"和"道德的幸福性";幸福与道德也有相异的一面,即幸福比道德"宽广",道德比幸福"坚强"。幸福和道德都与教育相关联,关联的方式也呈现出既相通又相异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为幸福的教育"与"为道德的教育"、"幸福教育"与"道德教育"、"幸福的教育"与"道德的教育"等不同维度的互通与相异上。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18 +1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M].余纪元;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什么是好生活.[M].(法) 费希; 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3]  
幸福与教育.[M].(美)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4]  
柏拉图著作集.[M].(古希腊) 柏拉图;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  
被围困的社会.[M].(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6]  
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鲁洁著;.人民出版社.2005,
[7]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美)约翰·杜威(JohnDewey)著;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8]  
柏拉图对话集.[M].(古希腊)柏拉图著;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4,
[9]  
尼各马可伦理学.[M].(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
[10]  
享用道德.[M].(德)克劳斯·德纳(KlausDehner)著;朱小安译;.北京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