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法籼粳亚种间杂种一代优势与亲本遗传差异关系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刘建丰,康春林,伏军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关键词
水稻,远缘杂交,杂种优势,遗传分析/遗传距离;
D O I
10.13331/j.cnki.jhau.1994.03.001
中图分类号
S511.103.5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遗传力较高且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性状,以及反映籼粳稻遗传差异的部分籼粳分类性状,估测亲本间遗传距离。同时研究了代表双亲遗传差异的遗传距离与籼粳亚种间杂种一代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亲本间遗传距离增大,亚种间F1的株高、播种至抽穗日数、穗长、每穗颖花数、每穗实粒数和单株草重显著增加;在广亲和基因参预下,随着亲本间遗传距离增大,亚种间F1的千粒重、结实率和充实系数等结实特性变差但并不严重,遗传距离较大的亚种间F1平均单株粒重优势显著大于品种间F1,但遗传距离与亚种间F1,单株粒重优势的相关系数(-0.019)不显著。本文还就遗传距离在预测预报籼粳亚种间杂种一代优势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1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水稻籽粒充实状况指标测定方法研究 [J].
刘建丰 ;
康春林 ;
伏军 ;
罗越华 .
作物研究, 1993, (01) :16-19
[2]   不同类型籼粳亚种间杂种F1可利用与非可利用杂种优势评价与利用 [J].
杨振玉 ;
张忠旭 ;
华泽田 ;
张铁龙 ;
顾义明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91, (S1) :11-15
[3]   籼粳亚种F1的分类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J].
杨振玉 ;
刘万友 .
中国水稻科学, 1991, (04) :151-156
[4]   距离分析的稳定性研究 [J].
何中虎 ;
张树榛 ;
郭玉响 ;
王士芸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8, (04) :380-387
[5]   栽培稻分类方法的比较 [J].
周汇 ;
JC Glaszmann ;
程侃声 ;
施晓群 .
中国水稻科学, 1988, (01) :1-7
[6]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一代优势及其与亲本关系的研究 [J].
肖金华 ;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88, (01) :5-9
[7]   T型杂种小麦亲本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J].
张爱民 ;
黄金龙 ;
王明理 ;
黄铁城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5, (04) :136-143
[8]   关于水稻数量性状遗传力的研究 [J].
徐静斐 ;
丁超尘 ;
李昌国 .
安徽农业科学, 1981, (S1) :7-11
[9]   籼稻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研究 [J].
赵安常 ;
芮重庆 .
安徽农业科学, 1981, (S1) :22-30
[10]   粳稻数量性状遗传距离测定及其在杂种优势上的应用 [J].
李成荃 ;
刘垂玗 .
安徽农业科学, 1981, (S1) :7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