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以中国289个地级以上城市为例

被引:27
作者
曲艺 [1 ,2 ]
龙花楼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隐性形态; 空间分异; 空间计量; 投资强度;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6.10.001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以全国289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市辖区地均第三产业产值表征城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不同城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据关联特点不同将其划分为高值集聚区、低值集聚区、高值异质区和低值异质区,这主要源于不同区域内城市在产业发展和资源流动上协同状态的差异;城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受多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其中以投资强度因素的影响为最大。研究指出,为从整体上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应注重不同城市、不同区域间在产业发展和资源利用上的协同作用,加强对经济落后区域的投入和扶持。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鄂西贫困县耕地利用转型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J].
向敬伟 ;
李江风 ;
曾杰 .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01) :272-279
[2]   县域工业集聚的空间效应分析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证研究 [J].
罗胤晨 ;
谷人旭 ;
王春萌 ;
杨帆 ;
许树辉 .
经济地理, 2015, 35 (12) :120-128
[3]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 [J].
龙花楼 .
地理研究, 2015, 34 (09) :1607-1618
[4]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研究综述 [J].
吕晓 ;
黄贤金 ;
张全景 .
城市规划, 2015, 39 (04) :105-112
[5]   基于主导功能的江苏省土地利用转型特征与驱动力 [J].
陈龙 ;
周生路 ;
周兵兵 ;
吕立刚 ;
昌亭 .
经济地理, 2015, 35 (02) :155-162
[6]   苏北乡村转型与土地利用转型的耦合分析——以沛县为例 [J].
李志江 ;
马晓冬 ;
孙姗姗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3 (01) :36-39
[8]   耕地转型的研究路径探讨 [J].
宋小青 ;
吴志峰 ;
欧阳竹 .
地理研究, 2014, 33 (03) :403-413
[9]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进展、阻力与对策 [J].
沈坤荣 ;
徐礼伯 .
学海, 2014, (01) :91-99
[10]   区域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吕立刚 ;
周生路 ;
周兵兵 ;
戴靓 ;
昌亭 ;
鲍桂叶 ;
周华 ;
李志 .
地理科学, 2013, 33 (12) :1442-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