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城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以中国289个地级以上城市为例
被引:27
作者:
曲艺
[1
,2
]
龙花楼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来源: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隐性形态;
空间分异;
空间计量;
投资强度;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6.10.001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以全国289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市辖区地均第三产业产值表征城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不同城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据关联特点不同将其划分为高值集聚区、低值集聚区、高值异质区和低值异质区,这主要源于不同区域内城市在产业发展和资源流动上协同状态的差异;城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受多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其中以投资强度因素的影响为最大。研究指出,为从整体上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应注重不同城市、不同区域间在产业发展和资源利用上的协同作用,加强对经济落后区域的投入和扶持。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