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粮食单产空间格局变化及其动因分析

被引:59
作者
程叶青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 空间格局; 数理统计; 粮食单产; 东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基于东北地区183个县级行政区域的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G 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1980—2005年该区粮食单产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动因,并划分粮食单产变化的空间类型。结果表明:①粮食单产水平较高的县域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黑土区和辽河平原区,单产水平较低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北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丘陵区和三江平原区;②区域粮食单产总体呈增长态势,单产水平增加的县域占有绝对控制地位,约占全部县域的83.61%;③粮食单产变化的区域差异显著,单产水平较高的区域总体表现为中部平原区向周边低山丘陵区扩张的趋势,单产水平较低的区域总体呈现南部向北部减缩的趋势;④农业投入变化是粮食单产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动因,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不断扩大,自然灾害和农民收入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⑤依据1980年粮食单产和1980—2005年粮食单产平均增长率,可将东北地区粮食单产变化划分为5种空间类型。指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是提高区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主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541 / 15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的区域分异 [J].
程叶青 ;
张平宇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6) :131-137
[2]   我国中长期粮食单产潜力的分析预测 [J].
卢布 ;
陈印军 ;
吴凯 ;
袁璋 ;
许越先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5, (02) :1-5
[3]   粮食单产波动的地区性差异及对策研究 [J].
钟甫宁 ;
邢鹂 ;
不详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04, (03) :16-19
[4]   GIS在中国粮食单产空间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J].
党安荣 ;
阎守邕 ;
王世新 .
地理科学, 1999, (03) :14-19
[5]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潜力与增产前景 [J].
林毅夫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1995, (03) :4-7
[6]  
东北区域发展报告[M]. 科学出版社 , 邓伟, 2004
[7]  
中国国土资源年鉴[M]. 中国国土资源年鉴编辑部 , 王世元主编, 2003
[8]  
谁能供得起中国所需的粮食[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美)莱斯特·R.布朗(L.R.Brown)著, 1998
[9]  
跨世纪的探索[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朱希刚主编, 1997
[10]  
灰色系统模型在农村经济中的应用[M].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王学萌等编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