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力量导向差异的贵州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比较与剖析——以贵州天龙屯堡、郎德苗寨和西江苗寨为例

被引:25
作者
陈志永
吴亚平
费广玉
机构
[1] 贵州师范学院区域旅游研究所
关键词
核心力量导向; 贵州; 乡村旅游; 开发模式; 比较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贵州是中国较早开展乡村旅游的区域之一。在众多乡村旅游地中,贵州天龙屯堡、郎德苗寨、西江苗寨因核心力量导向差异而形成3种不同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即公司主导型、社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模式。作为贵州乡村旅游开发的典型代表,3种模式各具特色,值得关注。通过对3种不同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下的市场开拓能力、社区居民获益方式与状况、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及其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形成原因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为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指导,推动乡村旅游研究的深入。
引用
收藏
页码:283 / 29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工分制”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成因的文化生态学探析——以贵州省雷山县上郎德村为个案 [J].
李天翼 ;
孙美璆 .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0, (06) :58-62
[2]   民族村寨社区政府主导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J].
费广玉 ;
陈志永 .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 20 (06) :28-35
[3]   贵州乡村旅游开发天龙模式和郎德模式的比较 [J].
陈志永 ;
周杰 ;
况志国 .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06) :250-255
[4]   从“社区参与”走向“社区增权”——西方“旅游增权”理论研究述评 [J].
左冰 ;
保继刚 .
旅游学刊, 2008, (04) :58-63
[5]   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多维价值及完善建议——以贵州安顺天龙屯堡文化村为个案研究 [J].
陈志永 ;
李乐京 ;
梁玉华 .
旅游学刊, 2007, (07) :40-46
[6]   郎德——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成功实例 [J].
吴正光 .
理论与当代, 2007, (01) :51-52
[8]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村为例 [J].
罗永常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112-115
[9]   屯堡文化研究 [J].
翁家烈 .
贵州民族研究, 2001, (04) :68-78
[10]   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 [J].
王希恩 .
民族研究, 2000, (06) :8-1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