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沿海平原全新统气源岩特征及生物气形成的控制因素

被引:7
作者
林春明 [1 ]
钱奕中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
[2] 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浙江; 全新世; 气源岩; 生物气; 控制因素;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97.s1.005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本区气源岩主要为近岸浅海环境的灰色淤泥质粘土层和受海水影响的河漫滩环境的灰—灰黑色粘土及淤泥质粘土层。浅海相气源岩为弱还原—还原环境下沉积的,河漫滩相气源岩为弱还原—强还原环境下的产物,总体上看,后者比前者还原性和生气能力要强,浙北比浙南要强。本区生物气生成主要受沉积环境、沉积时间、古气候、海平面变化、地壳沉降和沉积速率、水介质这七大因素控制,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利于河漫滩相气源岩中生物甲烷气的大量生成和富集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杭州湾地区全新世典型生物气藏特征分析 [J].
林春明 ;
蒋维三 ;
李从先 .
石油学报, 1997, (03) :46-52
[2]   钱塘江口地区全新世沉积环境与生物气分布 [J].
林春明 ;
李从先 ;
蒋维三 .
天然气工业, 1997, (01) :13-17
[3]   末次冰期深切谷的识别及其在生物气勘探中的意义──以钱塘江深切谷为例 [J].
林春明 .
浙江地质, 1996, (02) :35-41
[4]   杭州湾地区浅层生物气田的古地理环境及其特征 [J].
蒋维三 ;
林春明 .
南方油气地质, 1994, (01) :47-53
[5]   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气源岩地化特征与生物气前景 [J].
周翥虹,周瑞年,管志强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4, (02) :30-36+120
[6]   生物甲烷形成试验与生物气聚集的有利地质条件探讨 [J].
陈安定 ;
刘桂霞 ;
连莉文 ;
钱贻伯 ;
张辉 .
石油学报, 1991, (03) :7-16+158
[7]   受限陆表海的海侵模式 [J].
何起祥 ;
业冶铮 ;
张明书 ;
李浩 .
沉积学报, 1991, (01) :1-10
[8]   生物气模拟生成实验及地层中生物气生成量之估算 [J].
陆伟文 ;
海秀珍 .
石油实验地质, 1991, (01) :65-76
[9]   论生物气的生成和聚集 [J].
张义纲 ;
陈焕疆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3, (02) :160-170
[10]   浙江海岸全新世海面变迁 [J].
王宗涛 .
海洋地质研究, 1982, (02) :7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