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高山-盆地系统深部水资源的赋存和估算——以河西走廊西段为例

被引:6
作者
姚足金
陈德华
姚洪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关键词
高山-盆地系统; 水资源; 侧向补给; 河西走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现行西北地区水资源评价 ,是基于下列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1)作为主要补给源地的山区 ,其与盆地之间存在“阻水屏障” ;(2 )山区形成的地下水基本上已全部汇入出山河谷 ,流向盆地绿洲 ,经实地勘察水化学同位素分析与资料研究 ,认为现行“模型”不符合地质实际 .在引用国外高山区产流数值模拟成果的基础上 ,采用比拟法估算出研究区 ,由山区通过基岩向盆地绿洲作侧向补给的大致数量 .新概念模型的建立 ,意味着西北高山 -盆地系统的绿洲基岩不深处 ,赋存着相当数量以前未被计入的、可供开发的水资源
引用
收藏
页码:291 / 296+327 +3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气候变化的水文效应 [J].
赖祖铭 .
干旱区地理, 1989, (02) :50-58
[2]   河西走廊地质构造基本特征以及榆木山北麓与黑河口上龙王活断层研究 [J].
李玉龙 ;
邢成起 .
西北地震学报, 1988, (02) :35-47
[3]  
祁连山-河西走廊活动断裂系[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1993
[4]  
昌马活动断裂带[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编, 1992
[5]  
阿尔金活动断裂带[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阿尔金活动断裂带》课题组编, 1992
[6]  
甘肃省地质局地质研究所. 河西走廊地下水分布规律及井灌区合理配置 . 1979
[7]  
Fluid flow in tectonic regimes: fluids in tectonically active regimes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 .2 Forster C,Smith L. Mineralogical Association of Canada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