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门诊与社区饮食行为问题就诊儿童的临床干预

被引:15
作者
王硕
黄小娜
王惠珊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儿童保健部
关键词
饮食行为问题; 干预; 儿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79 [儿童、少年卫生];
学科分类号
100404 ;
摘要
【目的】探索儿童饮食行为问题诊断和干预的方法。【方法】将儿童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阶段性综合干预和常规干预的方法,观察对儿童四类饮食行为问题,包括精力充沛胃口差、挑食偏食、不良进食习惯和害怕进食的干预作用。【结果】儿童保健门诊和社区就诊儿童四类不良饮食行为问题中,挑食偏食儿童不同年龄组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58,P<0.001);其余三项不良饮食行为问题不同年龄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四类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干预前后的行为改变,干预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年龄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在我国推广和完善以家庭为单位的阶段性儿童饮食行为临床干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679 / 68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全国1~3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J].
王硕 ;
黄小娜 ;
王惠珊 ;
金星明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2, 20 (02) :109-111
[2]   上海市3城区1~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交互式干预的随机对照研究 [J].
李斐 ;
周迎春 ;
金志娟 ;
施榕 ;
金星明 .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0, 5 (05) :326-334
[3]  
Cognitive theory in anorexia nervosa and bulimia nervosa: Progress, development and future directions[J] . Myra J. Cooper.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 200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