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远程审判制度的反思与构建

被引:8
作者
安晨曦 [1 ]
刘思瑞 [2 ]
机构
[1] 海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2] 海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智慧法院; 电子诉讼; 远程审判; 诉讼原则;
D O I
10.13322/j.cnki.fjsk.2018.06.015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远程审判方式是智慧法院建设的成果。在价值论层面,远程审判具有效率、公正、便民等司法价值。在司法实践中,远程审判的运行实效存在信息化审判体系模糊、信息技术风险难以规避、技术介入导致责任分配不明等问题。为满足互联网时代纷争化解的在线化需求,恰当地处理传统诉讼理论与新型技术的融合,应当构建以诉讼服务为导向、以当事人为主体、以技术为保障的远程审判程序。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互联网法院建设及前景展望 [J].
周翠 .
法律适用, 2018, (03) :38-43
[2]   电子诉讼中远程庭审的实证研究 [J].
陈树芳 .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 (04) :79-85
[3]   “智慧法院”让司法更公正、更高效 [J].
汤维建 .
人民论坛, 2017, (04) :89-91
[4]   电子诉讼潮流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应对 [J].
刘敏 .
当代法学, 2016, 30 (05) :14-22
[5]   电子法院:由内部到外部的构建 [J].
王福华 .
当代法学, 2016, 30 (05) :23-35
[6]   时代变革与制度重构:民事司法信息化的中国式图景 [J].
王琦 ;
安晨曦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32 (05) :1-10
[9]   电子司法的实践运用与制度碰撞 [J].
宋朝武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1, (06) :62-76+159
[10]   关于民事诉讼中缺席判决救济制度的立法思考 [J].
毕玉谦 .
清华法学, 2011, 5 (03) :6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