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住房制度的历史演变及住房保障体系的构建

被引:14
作者
刘维新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住房制度; 房地产业; 住房社会保障供给体系; “共有产权房”;
D O I
10.19624/j.cnki.cn42-1005/c.2010.09.001
中图分类号
F293.3 [房地产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5 ;
摘要
1998年以来中国的住房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市场运作中以经济适用房为主体变为大户型商品房为主体,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被边缘化。因此,导致市场结构失衡,住房炒作量过大,拉动了房价的快速上扬,加之经济适用房运作设计的缺陷,运作中出现很多问题。有中国特色的住房供给结构应为:为改善居住环境而需要购买的高档商品房总量不应该超过20%;另一部分是90m2以下的小户型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共有产权房",这应成为中国商品房市场供给体系的主体,要占到房地产市场总量的75%;廉租房占住房建设总量的5%左右,以满足收入最低的困难户的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J].
刘维新 .
上海城市管理, 2010, 19 (03) :47-50
[2]   论房改中的问题与建立特色社会主义房地产住房供给体系 [J].
刘维新 .
中国房地产金融, 2010, (01) :9-13
[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房地产业的制度变迁 [J].
刘维新 .
中国房地信息, 2009, (10) :30-35
[4]   摆正房地产业的位置 [J].
刘维新 .
中国地产市场, 2009, (04) :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