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子篮球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分析

被引:11
作者
罗安民 [1 ]
李珺晖 [2 ]
洪平 [3 ]
机构
[1] 成都体育学院
[2] 四川师范大学
[3]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篮球; 运动员; 膝关节; 等速肌力测试;
D O I
10.16038/j.1000-6710.2012.06.013
中图分类号
R87 [运动医学];
学科分类号
100216 ;
摘要
目的:了解中国国家女子篮球队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特征。方法:选用IsoMed 2000等速测试系统,采用60°/s、180°/s、240°/s三种角速度,测试18名中国女篮国家队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根据场上位置将运动员分为三组:后卫组7人(1、2号位),前锋组6人(3、4号位),中锋组5人(5号位),比较分析三组运动员的测试结果。结果:(1)女篮运动员双侧膝关节慢速测试时(60°/s)屈伸肌峰力矩(PT)显著高于快速测试(180°/s,240°/s),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比值(H/Q)随测试速度增加递增,左右膝H/Q无显著性差异。(2)慢速测试时(60°/s),左右膝关节峰力矩、峰力矩/体重比值、平均功率、H/Q无显著差异。(3)快速测试(240°/s)时,左膝屈肌PT、峰力矩/体重比值(PT/BW)显著高于右膝。180°/s测试时,左膝屈肌平均功率显著高于右膝。(4)60°/s测试时,后卫、前锋、中锋运动员PT、PT/BW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别。180°/s测试时,后卫运动员左膝屈肌PT与前锋、中锋运动员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各组间伸肌PT未见显著差异。240°/s测试时,后卫运动员右膝屈、伸肌PT/BW和中锋运动员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后卫、前锋、中锋三组运动员平均功率、H/Q、总功与峰值功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1)女篮运动员快速测试(240°/s)时左膝屈肌力量强于右膝,反映快速运动时左右膝关节肌力不平衡。(2)不同场上位置女篮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快速测试结果有差异性,提示力量训练应根据场上位置进行特异性训练。(3)女篮运动员需加强屈肌快速力量训练,以提高H/Q,预防膝关节损伤。
引用
收藏
页码:517 / 5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柔道国家健将级与一级运动员膝关节等速向心测试的差异性比较 [J].
邹魁 ;
蒋云飞 ;
周继和 .
四川体育科学, 2010, (02) :37-38+50
[2]   国家队优秀篮球运动员运动创伤调查分析 [J].
叶锐彬 ;
张猛 ;
杜文亮 ;
王强 ;
张培峰 ;
侯乐荣 ;
雷鸣鸣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8, (06) :752-753
[3]   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研究的进展综述 [J].
赵伏生 .
潍坊学院学报, 2007, (06) :134-137
[4]   等速测试在评价运动员肌力中的应用 [J].
杨涛 ;
李之俊 .
体育科研, 2007, (03) :68-71
[5]   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 [J].
吴毅 ;
占飞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2, (01) :81-84+101
[6]   等速肌肉功能测试和训练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J].
吴毅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999, (01) :45-48
[7]   正常男性膝关节等速向心收缩力矩的研究 [J].
成鹏 .
中华理疗杂志, 1996, (01) :27-28
[8]   优秀运动员股四头肌、腘绳肌等速测定正常值的研究 [J].
杨静宜 ;
孙卫星 ;
王伟平 ;
陆一帆 ;
周英男 ;
李国盛 ;
谭赓 ;
赖柳明 .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 1991, (03) :16-23+93
[9]   用等速测力法评定优秀运动员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力量和耐力 [J].
李国平 ;
陈晓鸣 ;
张维娜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88, (03) :143-148+190
[10]  
实用运动医学[M].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曲绵域,于长隆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