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活性的方法

被引:18
作者
刘志红 [1 ]
王豪 [2 ]
鲍晓军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催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柴油; 加氢精制; 催化剂; 载体; 活性组分;
D O I
10.16085/j.issn.1000-6613.2008.02.013
中图分类号
TE624.9 [];
学科分类号
081705 ;
摘要
依据过渡金属硫化物催化剂的活性相理论及加氢脱硫、脱芳反应的历程,综述了各种提高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性能的方法——使用高加氢能力的活性组分、引入中等强度酸中心、减弱活性组分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度;介绍了相关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指出研究开发高比表面积、中等酸性的介孔载体和既能提高活性组分分散度又不增强活性组分与载体间相互作用的新型催化剂制备方法是提高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性能的主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水热沉积法制备高分散W/AlO加氢脱硫催化剂 [J].
王豪 ;
范煜 ;
石冈 ;
刘海燕 ;
鲍晓军 .
催化学报, 2007, (04) :364-370
[2]   由非晶态Ni-P低温制备NiP催化剂及其对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的催化性能 [J].
宋立民 ;
李伟 ;
张明慧 ;
陶克毅 .
催化学报, 2006, (12) :1127-1132
[3]   磷化钨催化剂的表征和加氢精制性能 [J].
孙桂大 ;
李翠清 ;
李凤艳 ;
周志军 .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5, (03) :54-60
[4]   过渡金属碳化物的研究进展 [J].
朱全力 ;
杨建 ;
季生福 ;
王嘉欣 ;
汪汉卿 .
化学进展, 2004, (03) :382-385
[5]   新一代催化裂化柴油加氢改质催化剂的工艺条件及工业应用 [J].
兰玲 ;
贝耀明 ;
方向晨 .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03, (08) :36-39
[6]   加氢脱氮反应与加氢脱氮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J].
李矗 ;
王安杰 ;
鲁墨弘 ;
李翔 .
化工进展, 2003, (06) :583-588
[7]   生产低硫柴油的加氢催化剂 [J].
李书亮 .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2, (04) :44-47
[8]   Mo-Ni-P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研制 [J].
刘坤 ;
刘晨光 ;
李望良 .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1, (05) :80-86
[9]   催化剂的大分子裂化性能与渣油裂化 [J].
朱华元 ;
何鸣元 ;
宋家庆 ;
张信 .
炼油设计, 2000, (08) :47-51
[10]  
Hao Wang,Yu Fan,Gang Shi,Zhihong Liu,Haiyan Liu,Xiaojun Bao.Highly dispersed NiW/γ-Al 2 O 3 catalyst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deposition method[J].Catalysis Today,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