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会运动“新”在何处——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的思考

被引:9
作者
王晓升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新社会运动理论; 工人运动理论; 社会运动; 公共领域;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1.02.002
中图分类号
B032 [社会基本矛盾];
学科分类号
010101 ;
摘要
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西方的社会运动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新社会运动理论认为,这是不同于工人运动的新社会运动,其新特点表现在身份政治、非组织化、非经济化、斗争对象非具体化等方面。而传统社会运动理论的学者则认为,这些特点在60年代之前的社会运动中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前者的观点从根本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工人运动的理论,而后者的观点则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工人运动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承认现代社会运动的新特点。这表明,工人运动理论仍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解释现代社会运动,但是必须吸收新社会运动的理论成果。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简单地区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无法正确地解释现代社会运动的。只有把现代社会运动置于公共领域,才能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运动的理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后马克思主义与新社会运动 [J].
杰弗里·伊萨克 ;
周凡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4, (06) :65-70
[3]   “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解读——拉克劳与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评析 [J].
付文忠 ;
孔明安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4, (02) :80-87
[4]  
运动中的力量[M]. 译林出版社 , (美)西德尼·塔罗(SidneyTarrow)著, 2005
[5]  
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英)恩斯特·拉克劳(EinestoLaclau),(英)查特尔·墨菲(ChantalMouffe)著, 2003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恩格斯 著, 1972
[7]  
After New Social Movements[J] . Michel Wieviorka.Social Movement Studies . 2005 (1)
[8]  
Toward a Class-Cultural Theory of Social Movements: Reinterpreting New Social Movements[J] . Fred Rose.Sociological Forum . 199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