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原则视角下地方环境行政规制合理化研究——以农作物秸秆禁烧为切入点

被引:7
作者
高利红
李胤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比例原则; 地方环境行政规制; 合理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地方政府作为行政区划内环境质量的法定责任主体,其环境保护义务的有效履行与行政规则的合理化程度密切相关。然而现阶段以"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为代表的地方环境行政规制,普遍存在规制目的错位、规制手段单一、利益衡量片面等合理性欠缺的问题,不仅致使环境公共利益的缓慢增进、治理成本的高额投入与民众的热切期许难以协调,且环境行政规制自身的效能、效率、公平性等方面亦无法兼顾。探究地方环境行政规制合理化欠缺的症结,规制目的—手段的错位不容忽视。比例原则作为公法上普遍适用的重要原则之一强调规制目的与手段的理性平衡,其包含的妥当性、必要性、均衡性内涵分别从目的导向、实效导向、价值导向对行政权力的行使进行规范。借助主权性权力实施的地方政府环境行政规制行为,应将比例原则作为地方环境行政规制理念及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之一,方能扭转官僚群体目的理性约束下规制目的的形式正当导向、传统思维固化下规制手段的命令控制型偏好、行政权力主导下规制利益的衡量缺失。具体而言,首先明确生态环境质量监督管理责任,以动态的环境质量实效考察促使地方环境行政规制将维护环境公共利益作为规制目的正当性的唯一考量;其次从增进环境公共利益出发"多元因应"规制手段,将规制机关与被规制者在信息交流中达成的合意理性作为确定最小侵害手段的重要基础;最后实现地方环境行政规制的利益均衡,不仅强调社会整体利益与环境公共利益的均衡,更应通过公众参与的程序正当确保公平分配环境负担。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荆门统计年鉴.[Z].廖胜明 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2]  
美国环境法的改革.[M].王慧.法律出版社.2016,
[3]  
行政行为原理.[M].叶必丰; 著.商务印书馆.2014,
[4]  
权利革命之后.[M].(美) 桑斯坦;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  
规制.[M].(英) 奥格斯;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  
环境正义论.[M].(美) 温茨 (Wenz;P.S.)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  
中国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难题及对策机制分析.[D].李红利.华东师范大学.2008, 11
[8]  
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N].国家统计局.中国信息报.2016,
[9]   Protection of urban features during urbanization based on the roles of springs in Jinan [J].
Xueqin Wang ;
Chengxin Wang ;
Botao Wang ;
Shenghe Liu ;
Jinping Song .
ChineseJournalof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 2017, (02) :93-102
[10]   Pathway and policy analysis to China's deep decarbonization [J].
Qiang Liu ;
Yi Chen ;
Fei Ten ;
Chuan Tian ;
Xiaoqi Zheng ;
Xuchen Zhao .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7, (01) :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