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灰色聚类模型对给水管网水质的综合评价

被引:5
作者
王丹宁
赵明
赵洪宾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给水管网; 灰色理论模型; 水质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91.21 [水质];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灰色聚类法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一种,它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创新。灰色聚类模型的特点是对数据的分辨力高,多个评价因子的综合评价中有独到的优势。给水管网水质是多个因子的综合作用结果,不利于直观判断。因而可借助灰色聚类模型理论,确定实际的各项指标的数值与评价标准的关系,把各个因子定量的监测数据转化成综合性的结论。依靠灰色聚类理论来确定管网水质的归类以此方法来评价给水管网各个监测点的水质情况,确定管网水质的归类,最后用实例验证模型计算值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改善城市供水管网水质的实践与探讨 [J].
徐兵 ;
贺尧基 .
给水排水, 2002, (12) :13-16+1
[2]   模糊灰色差异度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J].
肖益民 ;
梅汇海 .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1998, (04) :3-5
[3]   灰色聚类法在许昌市中浅层地下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肖红 ;
徐运卿 .
江苏环境科技, 1998, (02) :40-43
[4]   环境水质加权灰关联度综合评价法及其应用 [J].
王晓光 ;
周慧 .
沈阳工业学院学报, 1997, (01) :80-86
[5]   灰色聚类与水质污染综合评价 [J].
冯玉国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2, (06) :46-48
[6]   灰色聚类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慕金波 ;
侯克复 .
环境科学, 1991, (02) :86-90+97
[7]  
模糊数学原理及应用[M].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杨纶标, 2005
[8]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傅立编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