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行为均衡汇率及错位程度的测算研究

被引:8
作者
胡再勇
机构
[1] 外交学院国际经济系
关键词
均衡实际汇率; 汇率错位; 实证分析;
D O I
10.13516/j.cnki.wes.2007.10.011
中图分类号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在比较各种均衡汇率理论优缺点的基础上,本文基于行为均衡汇率理论,应用多种计量经济方法实证分析了1978~2005年期间人民币实际汇率状况,估计出人民币行为均衡汇率,进而测算了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错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从名义汇率错位情况来看,1994年以前的名义汇率都是高估的,1994年及以后的名义汇率是低估的,低估程度在2000年达到顶点,然后逐渐下降,2005年约低估9.4%。从实际汇率错位情况来看,1990年以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高估的,1994年以后,随着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美元的不断贬值,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相对于行为均衡汇率低估程度总体上不断扩大,到2005年,约低估21.5%。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0+47+87 +4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人民币均衡汇率:简约一般均衡下的单方程模型研究 [J].
张斌 .
世界经济, 2003, (11) :3-12
[2]   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的估计与实际汇率错位的测算 [J].
林伯强 .
经济研究, 2002, (12) :60-69+92
[3]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理论与模型 [J].
张晓朴 .
经济研究, 1999, (12) :70-77
[4]  
Statistical predictor identification[J] . Hirotugu Akaike.Annals of the Institute of Statistical Mathematics . 1970 (1)
[5]  
The Purchasing-Power Parity Doctrine: A Reappraisal[J] . Bela Balassa.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64 (6)
[6]   THEORETICAL NOTES ON TRADE PROBLEMS [J].
SAMUELSON, PA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64, 46 (02) :14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