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五化”协同发展评价及对策

被引:20
作者
欧沙 [1 ]
成思婕 [2 ]
罗晓霞 [1 ]
彭文武 [3 ]
陈慧卿 [3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2]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3]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五化”协同发展指数; 新型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绿色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创新发展;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9.08.006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聚散性,其空间聚散特征可对各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章旨在研究湖南省14个市州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和差异性,得到湖南省经济发展差异性和内在相关性的空间分布结果。因此,应用"五化"发展指数,即"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为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使用归一化对各地州市的"五化"指标进行定量计算,得到各因子之间的无量纲数值,并进行定量化分析与评价。而后使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计算各市州之间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以长沙为首的长株潭地区呈现明显的高水平集群,张家界、湘西和怀化地区出现明显的低水平聚集区,整个研究区绿色经济体量较少,经济体量主要依靠传统产业。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0+58 +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呼包鄂城市群“五化”协同发展研究.[D].余冰.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02
[2]  
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的湖南省“五化”协同发展研究.[D].刘红增.湖南大学.2017, 07
[3]  
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的动态评估及空间分异研究.[D].吴珊.湖南大学.2014, 04
[4]   湖南“五化”协同融合发展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J].
彭文武 .
经济师, 2018, (11) :35-36
[5]   山西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及驱动机制分析 [J].
汪雪 ;
葛幼松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8, (01) :31-35+40
[6]   湖北县域经济空间相关性及其对扶贫政策的影响 [J].
尤东梅 ;
赵颖 ;
唐建新 .
统计与决策, 2017, (21) :104-107
[7]   东北三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的“五化”测度及其协调发展研究 [J].
刘方媛 ;
崔书瑞 .
工业技术经济, 2017, 36 (08) :35-42
[8]   中国“五化”协同发展的效率测度与时空特征 [J].
杨勇 ;
李忠民 .
软科学, 2017, 31 (02) :19-23
[9]   山东省“新五化”协调发展时空演变 [J].
侯纯光 ;
程钰 ;
任建兰 .
经济地理, 2016, 36 (10) :60-68
[10]   基于VAR模型的我国“五化协同”发展研究 [J].
颜双波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6) :123-13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