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研究——基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

被引:8
作者
谢冰
机构
[1] 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 中国西部农村; 民族地区;
D O I
10.19898/j.cnki.42-1704/c.2011.02.026
中图分类号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贫困群体规模较大、贫困程度较深的西部民族地区具有特殊的意义。因西部民族地区出资能力低下、保障资金筹措渠道少等因素的制约,实际执行的低保标准和支出水平明显低于东部发达地区,这种状况与党和政府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相背离。中央和各省(区)要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低保的财政补助力度,应适时建立农村低保金的跨省调剂机制,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减贫效应的实证研究 [J].
朱迎春 .
天府新论, 2009, (05) :42-45
[2]   中国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J].
何先平 ;
陈硕 .
统计与决策, 2009, (01) :88-89
[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中的难点问题探讨 [J].
洪凯 .
经济纵横, 2008, (04) :23-26
[4]   西部地区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特殊困难及解决途径 [J].
张艳 ;
易艳玲 .
时代经贸(中旬刊), 2008, (S3) :237-239
[5]   浅析中国特色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模式 [J].
李明 ;
李律成 .
农业经济, 2007, (12) :8-9
[6]  
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M]. 人民出版社 , 邓大松等, 2007
[7]  
2010年7月份全国县以上农村低保情况. 国家民政部. http://files2.mca.gov.cn/cws/201008/20100820100723912.htm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