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心绞痛血小板CD63,CD62P表达及血浆PAI-1,C-RP含量的变化及药物的干预作用

被引:8
作者
罗助荣
郑冰
机构
[1] 解放军福州总医院心内科!
[2]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血小板活化; 纤溶; 炎症反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表面活性蛋白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CD6 3)、溶酶体膜蛋白 (CD6 2P)、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 (PAI- 1)及C -反应蛋白 (C -RP)在不稳定心绞痛 (UAP)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 ,及葛根素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CD6 3 ,CD6 2P ,PAI - 1及C -RP的影响。方法 :5 9例UAP患者随机分成葛根组 32例及氯塞匹定组 2 7例 ,比照观测治疗 4周前后血小板CD6 3 ,CD6 2P及血浆PAI - 1,C -RP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健康及稳定性心绞痛 (SAP)对照组比较 ,UAP患者血小板CD6 3,CD6 2P及血浆PAI - 1,C -RP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或P <0 .0 1) ;随着不稳定心绞痛Braunwald分级的加重 ,血小板CD6 3 ,CD6 2P及血浆PAI- 1,C -RP水平亦增加 ;治疗 6周后 ,葛根素组及氯塞匹定组CD6 3 ,CD6 2P ,PAI - 1及C -RP测定值分别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 (P <0 .0 5或P <0 .0 1) ;而治疗后两组间上述各指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血小板活化及纤溶机制异常及炎症反应物这三者在UAP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葛根素及氯塞匹定抗血小板活性、改善纤溶活性及减轻炎症反应的突出作用对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2+45 +45-1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冠心病患者凝血和纤溶功能的研究 [J].
黄淑田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1999, (11) :24-25
[2]  
Antiplatelet effect of ticlopidine after coronary stenting. Neu manna FJ, Gawaz M, Dickfeldt, et 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