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被引:30
作者
齐学军
刘金敏
机构
[1] 天津北辰医院
关键词
天麻素注射液; 穴位注射;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眩晕、躯体平衡障碍为主要症状的后循环缺血患者3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72例)与对照组(180例)。治疗组采用天麻素注射液0.2 g,地塞米松2 mg,利多卡因20 mg针管内混匀,取天牖穴注射,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天麻素注射液0.6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1次/日,治疗10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8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快(P<0.05),治疗后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能够明显缓解后循环缺血患者的眩晕、恶心、呕吐、头痛、平衡障碍等症状和体征;天麻素注射液具有较好的扩张血管作用,防止脑血管痉挛,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增加脑血流量,且其镇静作用,使患者的焦虑症状得到缓解,从而解除因精神因素所致的血管痉挛。
引用
收藏
页码:937 / 93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天麻素注射液合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0例 [J].
关世玲 ;
连清 ;
白燕 .
中国中医急症, 2007, (09) :1136-1137
[2]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0例疗效观察 [J].
刘威 ;
吴东阳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 (04) :131-132
[3]   托吡酯及天麻素对戊四氮点燃大鼠的行为、脑电图和海马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J].
连亚军 ;
孙圣刚 ;
方树友 ;
杨改清 ;
张志强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5, (11) :710-712
[4]   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经颅多普勒临床观察 [J].
汤玲 .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5, (05) :395-396
[5]   3H-天麻甙元和3H-天麻素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和代谢 [J].
游金辉,谭天秩,匡安仁,钟裕国,何沙 .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1994, (03) :325-328
[6]   天麻素对动脉血管顺应性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
王正荣 ;
罗红淋 ;
肖静 ;
郭惠玲 ;
薛振南 .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1994, (03) :197-201
[7]  
脑神经疾病的临床诊治[M].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李守社,郭春杰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