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亚河红树凋落物产量与季节变化研究

被引:30
作者
张乔民
陈永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与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 广州
[3] 海南三亚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红树林; 凋落物; 红树(Rhizophora apiculata); 海南三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海南三亚河红树 (Rhizophora apiculata)纯林区设置 4个 1 m2 凋落物收集网于 1 999年全年逐旬收集 ,4个网的平均年凋落物总产量为 1 388.2 4 g/ (m2· a) ,其中叶 79.9% ,枝 8.8% ,花 6.4% ,果 4.9%。与国内外有关资料对比 ,三亚河红树纯林凋落物产量是很高的 ,主要与树较高、低纬度、河流型和林带窄有关。凋落物总产量有多峰值的季节变化 ,峰月依次为 1 0~ 1 1月份、4月份和 8月份 ,谷月依次为 1 2月份、5月份和 9月份。叶的产量的峰谷变化与总产量相一致。枝的产量 77%的网次为 0 ,仅 2、8、9、1 0、1 1月份形成 5个峰值 ,其中后两个最大的峰值对总产量峰值的贡献达占 31 .7%和 31 .2 %。花的产量在 3~ 5月份略显平坦的峰值 ,8~ 1 2月份维持较低的产量。果的产量在 6~ 7月份有一个较宽的峰 ,1 0和 1 1月份有两个窄峰 ,1 2月份至来年 4月份基本上没有产量。花和果的凋落物产量变化明显与植物物候期有关。取 1 999年逐旬平均气温、降水量和平均风速资料与相应的凋落物产量进行相关分析显示 ,平均气温宏观控制叶凋落物产量和凋落物总产量 ,枝凋落物产量主要受平均风速影响。估算整个三亚河 1 4 hm2 红树林区可年产凋落物1 9 4t,大部分输送到三亚湾并成为三亚湾海洋生物资源有机碎屑食物链的物质和
引用
收藏
页码:1977 / 19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红树林研究进展 [J].
林鹏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592-603
[2]   三亚河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的保护现状及对策 [J].
周小飞 ;
黎军 .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2) :25-27+8
[3]   海南岛古老与原生的三亚红树林 [J].
符国瑷 ;
黎军 .
热带林业, 1999, (01) :12-18+11
[4]   福建九龙江口秋茄红树林凋落物年际动态及其能流量的研究 [J].
郑逢中 ;
林鹏 ;
卢昌义 ;
郑文教 .
生态学报, 1998, (02) :3-8
[5]   华南红树林海岸生物地貌过程研究 [J].
张乔民 ;
张叶春 .
第四纪研究, 1997, (04) :344-353
[6]   广西英罗湾红海榄林凋落物动态及能流量 [J].
郑逢中,林鹏,卢昌义,郑文教,尹毅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3) :417-423
[7]   广西英罗湾红海榄群落凋落物研究 [J].
尹毅 ;
林鹏 .
广西植物, 1992, (04) :359-363
[8]   红树林有机碎屑在河口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J].
林鹏 ;
陈荣华 .
生态学杂志, 1991, (02) :45-48+64
[9]   海南岛河港海莲红树林凋落物动态的研究 [J].
林鹏 ;
卢昌义 ;
王恭礼 ;
陈焕雄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0, (01) :69-74
[10]   九龙江口秋茄红树林群落的掉落物量研究 [J].
卢昌义 ;
郑逢中 ;
林鹏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 (04) :459-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