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四川盆地大暴雨发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

被引:31
作者
蒋兴文 [1 ]
王鑫 [1 ,2 ]
李跃清 [1 ]
陈栋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2] 四川省气候中心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大暴雨; 大气环流; 水汽输送; 年代际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81~2000年四川盆地逐日降雨量资料和ECMWF逐日再分析资料,研究了近20年四川盆地的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四川盆地暴雨按地域可以分为3种类型,即盆西型、盆东型和全盆移动型,近20年里,盆西型暴雨最多,盆东型暴雨最少;四川盆地各种类暴雨发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东亚主要环流系统之间的配置使得四川盆地的水汽源地和水汽辐合中心明显不同,而水汽辐合中心与暴雨中心相对应,这就决定了各类暴雨的发生地点不同;80年代前后东亚气候系统的年代际变化使东亚主要大尺度环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种环流的改变使近20年的环流特征更有利于四川盆地西部暴雨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在“鞍”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西南低涡发展的物理过程分析及其对川东暴雨发生的作用 [J].
陈栋 ;
李跃清 ;
黄荣辉 .
大气科学 , 2007, (02) :185-201
[2]   1998年夏季长江上游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 [J].
李跃清 ;
蒋兴文 .
暴雨灾害, 2007, (01) :35-39
[3]   关于我国夏季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的研究 [J].
周连童 ;
黄荣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3) :274-290
[4]   长江上游区域性暴雨发生前的中尺度特征 [J].
陈忠明 ;
缪强 .
气象, 2000, (10) :15-18+23
[5]   长江上游暴雨对1998年长江洪峰影响的分析 [J].
郁淑华 .
气象, 2000, (01) :56-57+65
[6]   四川盆地大范围强暴雨过程的合成分析 [J].
郁淑华 .
高原气象, 1984, (03) :58-67
[7]  
中国之暴雨[M]. 科学出版社 , 陶诗言 著,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