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稻季田面水不同形态氮素变化及氮肥减量研究
被引:43
作者:
赵冬
[1
,2
]
颜廷梅
[1
]
乔俊
[1
,2
]
薛峰
[1
,3
]
杨林章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稻田;
田面水;
氮素形态;
氮肥减量;
产量;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1.04.018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氮肥减量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稻季3次施肥后田面水不同形态氮素的变化特征、水稻产量与氮肥农学效率和环境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施氮显著增加了田面水的氮素质量浓度,且氮素质量浓度随施氮量的减少而降低。田面水总氮,有机氮在施氮后1 d达到最大,随后快速下降;铵态氮和无机氮在基肥和分蘖肥施用1 d后也达到最大,而在穗肥施用后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变化过程;无机氮是田面水氮素的主要形态,应将无机氮作为农田排水污染检测的主要指标;施氮后1周是防止稻田田面水氮素大量流失的关键时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农学效率不断下降,氮素径流损失不断增大,综合水稻产量、农学效率和环境效应,试验区氮肥减量50%是可行的,但其产量持续性仍需进一步验证。
引用
收藏
页码:743 / 749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