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

被引:11
作者
荀丽丽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茶叶合作社; 贫困户; 扶贫资金; 资本化; 悬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扶贫工作的最初宗旨是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摆脱贫困、发展生产、开发经济,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战略的调整,扶贫已不再是简单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也逐渐影响到社会生产要素的再分配和重新组合。作为扶贫政策的主要力量,产业扶贫所牵涉的各方面问题最为显著。本文基于作者在武陵地区的田野调查,对产业扶贫中的两种资金资本化的运作形式进行分析,凸显出了产业扶贫项目实践中的"在地性"困境,对产业扶贫的运行思路及制度改革均有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农业资本化的特征和方向: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资本化动力[J]. 严海蓉,陈义媛. 开放时代. 2015(05)
[2]   论我国的扶贫治理:基于扶贫资源瞄准和传递的分析 [J].
李小云 ;
唐丽霞 ;
许汉泽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 55 (04) :90-98+250
[3]   论中国的精准扶贫 [J].
汪三贵 ;
郭子豪 .
贵州社会科学, 2015, (05) :147-150
[4]   施惠原则、垒大户与猫鼠共识 [J].
朱晓阳 .
开放时代, 2004, (06) :24-35
[5]   穷人主体建构与社区性制度创新 [J].
沈红 .
社会学研究, 2002, (01) :40-54
[6]   扶贫传递与社区自组织 [J].
沈红 .
社会学研究, 1997, (05) :32-41
[7]  
参与式发展概论[M].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李小云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