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北麓黄土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2
作者
崔王 [1 ]
宋传中 [1 ]
刘奇 [1 ]
张妍 [1 ]
吴文理 [2 ]
唐海欧 [3 ]
王文斌 [1 ]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3]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关键词
大别山北麓黄土; 中更新世; 古土壤地球化学; 古气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2 [地球化学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通过对大别山北麓GS剖面系统的氧化物地球化学的测试及综合分析,讨论该地区中更新世以来GS剖面的氧化物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及其所记录的古气候变迁规律。综合分析表明:大别山北麓富含硅、铝、铁,三者之和高达85%,该区中更新世以来以湿热气候为主;氧化物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可推断该地区中更新世以来经历了8次暖湿期与8次干凉期的交替过程;氧化物比值分析验证该地区经历多次干冷—温湿大幅度的波动,同时伴随着成壤程度、淋溶和化学风化强弱多次旋回。
引用
收藏
页码:256 / 2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延安地区黄土堆积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最近13万年东亚夏季风气候的波动 [J].
赵锦慧 ;
王丹 ;
樊宝生 ;
鹿化煜 ;
张小曳 ;
屈文军 ;
汶玲娟 ;
李东平 .
地球化学, 2004, (05) :495-500
[2]   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中晚期地层化学元素特征及其气候变化 [J].
靳鹤龄 ;
苏志珠 ;
孙忠 .
中国沙漠, 2003, (04) :32-37
[3]   南疆尼雅地区4000a来的地化元素分布特征与古气候环境演化的初步研究 [J].
舒强 ;
钟巍 ;
熊黑钢 ;
塔西甫拉提 ;
高村宏毅 .
中国沙漠, 2001, (01) :15-21
[4]   皖南风尘堆积序列氧化物地球化学特征与古气候记录 [J].
李徐生 ;
杨达源 ;
鹿化煜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9, (04) :75-82
[5]   黄土剖面中古气候变化的地球化学记录 [J].
文启忠,刁桂仪,贾蓉芬,周厚云 .
第四纪研究, 1995, (03) :223-231
[6]   兰州九州台黄土剖面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J].
张虎才 ;
张林源 ;
W.C.Mahaney .
地球化学, 1991, (01) :79-86
[7]   陕西榆林地区古风成沙地层中化学元素含量变化与气候环境 [J].
高尚玉 ;
董光荣 ;
李保生 .
中国沙漠, 1985, (03) :26-31
[8]   论沧州沿海地区第四纪沉积物的Fe3+/Fe2+垂直变化周期性及其应用 [J].
周延兴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4, (02) :10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