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工资市场定位理论——资本主义市场均衡工资模型

被引:9
作者
白暴力 [1 ]
傅辉煌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当代经济理论研究中心
[2]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工资; 劳动力价值; 市场定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4 [劳动工资、劳动报酬];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马克思工资市场定位理论阐明劳动力价值范畴的市场形成机制,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市场运行必然将工资定位在劳动力价值水平,从而保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马克思首先是从资本积累,也就是投资,与市场工资的关系来讨论这个问题的。投资与市场工资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市场均衡工资。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中必然会出现相对人口过剩的现象。相对人口过剩成为工资市场运行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市场均衡工资必然定位在劳动力价格(价值)水平上。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73 +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学.[M].林岗; 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3]  
剩余价值理论.[M].马克思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5,
[4]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M].(德)马克思著;刘潇然译;.人民出版社.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