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循环荧光造影的安全性及其控制

被引:2
作者
李会革,王迪浔
机构
[1] 同济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
关键词
微循环,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1.35 [];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用围堤式颅窗软脑膜微循环观察方法探讨了微循环荧光造影的安全性。发现:50W超高压汞灯的激发光(波长峰值490nm)照射90min对血管内皮和平滑肌均有损伤作用。可使微动脉对乙酰胆碱和硝普钠的扩张反应减弱(血管内径变化分别由37.5%±7.9%降至23.8%±11.9%,由41.1%±20.8%降至36.7%±11.1%,(P<0.05)。单独注射荧光素钠对血管反应性无影响。在激发光持续照射下注射5%荧光素钠0.2ml进行微循环荧光造影6次(1次/15min),血管明显损伤,微动脉对乙酰胆碱和硝普钠的扩张反应分别由43.5%±16.9%降至22.0%±13.3%,55.4%±17.9%降至25.1%±14.0%,P<0.05,且伴有严重的血栓形成。认为:控制激发光照射时间以及荧光素钠的浓度和剂量,可以防止上述损伤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6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